IMG_E9429.JPG

最近閱讀的書籍是這本親子教養的書  看到標題覺得吸引人就借了

我女兒今年要上小一 嚴格說起來還不是小學生 但在溝通上面已經有些障礙

說白一點就是小孩不照你的話去做

看這本書就是想學到讓小孩照你的話去做的說話技巧(誤)

殊不知這種想法就是大錯特錯 (好啦 其實我也知道 有時就是忍不住)

這本書的開頭就先提醒我們家長 調整自己吧 到底是為了小孩還是為了自己呢?

甚麼都說為了小孩為了小孩 

其實是為了自己的擔憂害怕  為了自己的虛榮心 為了其他的點點點

如果家長的觀念先調整 溝通絕對是可以大大的改善 

我的小孩不是我的小孩 他是借我肚子生出來的個體

這個觀念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也有提到 我覺得是很好的觀念

我們其實不能去干涉別人 當你干涉別人 絕對會引起不好的感受

這個想法可以用在夫妻朋友小孩任何的對象 可以減少許多衝突

有了這個想法 和孩子溝通就可以無敵了嗎?

這本書裡面也有提供許多實際的例子 幫助我們可以用其方法嘗試我覺得挺好的

包括要如何鼓勵自卑的孩子 內向的孩子 

面對孩子的要求要如何應對 

當孩子不耐煩 容易憤怒的時候該怎麼辦?

我覺得裡面的例子都舉得很好 因為都很熟悉 (小孩一直要手機)

讓我覺得天下的媽媽小孩都是一樣的(作者是韓國人)

和小孩溝通不是一個方法用到底 而是身為爸媽的我們要靈活運用

收放自如阿 

市面上很多這方面的書  但我個人覺得這本是真的有內容且實用的 

孩子各種狀況都有可能遇到 像裡面也有提到當孩子內向的時候

這種狀況也有兩種 一種是小孩本來就是這種個性 

喜歡觀察 自己思考的 那就不應該強迫他 

不應該心急的告訴小孩要主動阿 要外向阿 而是要同理孩子

另外一種是想交朋友 可是卻不擅長言語的 就是要慢慢鼓勵他

同理他需要勇氣 可以慢慢培養 慢慢練習  

但如果他被欺負  爸媽就應該挺身而出 因為 要他自己解決就是在孩子身上加上殘酷的負擔

這點真的是很重要的提醒  

還有一個重點我覺得也很重要  當我們想要小孩好的時候

常常拿她和別人比較 或是 說她懶惰阿 意志力不夠啊 

其實這些話都會傷害到孩子造成反效果(提醒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是資深小學教師 我覺得他真的是很用心

一定是看了各種孩子 歸類了各種幫助孩子的方法

而不是眼裡只有成績好學生的老師  我覺得真的很難得

==================================

說說我的小孩吧 他跟我真的很不同 

我小時候就是聽話的乖乖牌 認真學習 

我女兒叫她唸故事書 學習簡單數學 英文就哇哇叫 生氣 哼來哼去

說穿了她就是不喜歡用腦的活動

但現實就是 不可能不念書不學習阿 

看完這本書之後呢 我先告訴自己要她念書不是為了她以後有成就讓我可以炫耀

而是希望她可以成為認真負責的人除此之外還可以有良好的品格

之後叫過來聊聊 跟她曉以大義 每個人都有不喜歡做的事要做(媽媽也要上班)

不要問我為什麼 因為亞當夏娃被趕出伊甸園就是要努力工作

但你還是可以開心 可以看卡通可以玩 只要做好妳不喜歡的事

下次請你念故事書聽英文CD整理房間可以不要哇哇叫生氣嗎?

沒想到她竟然說好!!!! 覺得很開心 很有效!!!!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實際運用的例子

只能說 自己融會貫通 過關!!!!

 

每個小孩都太不一樣 也不可能永遠像嬰兒一樣可愛

之後長大的過程 還會遇到各種狀況 解決的方法也沒有一定的答案

身為爸媽的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 書中也有提到 當父母的確不容易

現在的孩子也不容易 競爭越來越激烈  不希望她多有成就 

但至少要有自信 不放棄努力 永遠積極樂觀 不要浪費美好的生命

 

 

arrow
arrow

    anniejoy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